历史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状况怎么样

2024-05-11

1. 历史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状况怎么样

上世纪70年代初,gdp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人均gdp是4000美元。实际上,70年代初日本已经完成工业化目标,跨入了成熟阶段的门槛,要比我国现在所处的阶段还要前进一步。但是,从整体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质量上看,当时日本仅仅是在“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体制下,实现了大路货生产的世界一流水平。一些高端的产品,比如计算机、高级精密仪器、精密机床、高级汽车等还无法和美国、欧洲相比。而80年代中期,日本在上述领域已赶上甚至超过欧美。我国现在已成为“世界工厂”,钢产量、煤产量以及中低端家电产品世界第一,劳动密集型的服装等还是出口主导产品,但在高端、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方面并没有优势。所以,相对来说,与70年代的日本比较接近。其次,增长模式也差不多,都比较粗放。当时日本的增长主要依靠设备投资和出口牵引。民间企业设备投资增长率在1973年和1974年曾高达20%。外贸出口增长率,1971年为19.8%,1973年~1974年受石油危机的影响增速减缓,但1975年又达到17%。

历史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状况怎么样

2. 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到底有多富有呢?


3. 日本最新的经济现状是怎样的?

日本的产业经济已经发展得完美了,国内的实业都是外向型;但是现状是遇到瓶颈了,很难发展,再加上劳动力的转移(先前是中国、现在是东南亚)以及市场的专业(从美欧转移到亚太),以及不少日本企业家战略错误,倒是日本企业的旗帜都纷纷亏损,其它中小企业更不用说了!但是这都是短期的,长远来看,索尼、松下、东芝、丰田、三菱、尼康这些企业都会存活下去!!
       反观我们国内,国内的几乎都没有大点的实业,互联网有钱赚大家都做互联网,聊天有钱赚大家都做聊天软件,手机有钱赚大家都做手机,房地产有钱赚大家都做房地产,看看富豪榜前面的,大都是房地产啊、垄断啊、抄袭啊、酒店啊!!没有踏踏实实办实业的!再加上年轻人的短视,一窝蜂的去当公务员、银行、国企、淘宝店主、或者自己开店,没几个踏踏实实办实业的!老喊口号:实业救国、实业救国,那都是放屁!教育都懒得投资、养老没保障,大家为了生存当然目光短视喇,当然懒得去搞实业喇!

日本最新的经济现状是怎样的?

4.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强到什么程度?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规模超过美国苏联。日本人均GDP全世界第三,和卢森堡瑞士同级别,而且日本GDP达到了美国的70%,理论上东京地价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70年代时期,当中国工人还在拿着最高80块钱的薪资,日本人就已经实现了月入过万,揣着大把钞票满世界度假。到了80年代初期中国人均GDP只有205美元时,日本已经达到了9000美元。
到了80年代末中国GDP上升至770美元,此时日本却达到了恐怖的33000美元,这就是令所有人都羡慕不已的泡沫经济时代。

形成原因:
日本从1955-1985年,完成了经济起飞,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手中有了钱的日本企业和居民信奉“土地神话“,日本是一个岛国,山地多,平原少。土地成为日本的稀缺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和城市占地不断增加。
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对土地投资的增加,地价特别是城市房地产价格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然而,日本人将这种趋势绝对化了,认为地价只会上升,不会下降,以至把房地产投资作为一种资产保值和增值的方式。
他们开始制造土地泡沫,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日本地价飞涨,投机者以升值了的土地作抵押,可以从银行取得更多的贷款,然后再去寻求新的投机机会,于是有越来越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土地,造成房地产价格的进一步上升。
日本的银行业是“土地神话”的忠实信奉者。80年代后半期,由于金融自由化、利率自由化的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银行的筹资成本趋于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把房地产作为寻求高回报率的途径,对房地产业的融资大幅度增加。
若以1985年3月为基期,到1991年3月,银行业的贷款量增加了60.6%,而同期对房地产贷款的增加量却高达150.6%。
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余额由1985年3月 17.1万亿日元增加到1991年3月的42.8万亿日元,同期的房地产贷款在银行全部贷款余额中的比重由7.2%上升到11.3%。进入90年代,“土地神话”同泡沫经济一起破灭,以土地为抵押的贷款项目便成了难以消化的不良债权。

5. 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为何会比较低迷?


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为何会比较低迷?

6. 1980年代的日本经济能让我们明白什么?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繁荣,物价稳定。并且日本包括半导体等电子技术制造业达到了世界巅峰,成功地超越了不可一世的美国。这些现象结合在一起,使得日本民众的信心爆棚。同样地,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定,外汇储备雄厚,也使得中国民众信心的持续高涨。另外,中国资本市场尚未健全,而且股民交易行为不理性,有“噪音交易”和“羊群行为”。噪音交易:市场中的一些投资者明知某些资产国价格高于实际价值,但他确信将来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因此,不断购进此种资产。

7. 日本90年代的经济衰落的原因

1,日本经济、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步伐加快:
在日本历史上,1985年是一个极具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日本发生了许多足以影响日本历史、改变日本命运的大事。
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了经济、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这一进程迅速加快。1985年,日本政府发表了《关于金融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的现状与展望》公告,揭开了日本经济、金融全面自由化、国际化的序幕。
2,日本政治国际化进程加速: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日本要从一个“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在1985年的“广场会议”和1986年的“卢浮宫会议”中,日本均成为美国最坚定的盟友。
3,日本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从1980年起,国际社会要求日本开放国内市场、改变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1985年的日本《经济白皮书》指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日本必须扩大内需,以缓和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扩展资料;
1,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
第一,汇率的调整并不能阻止经济的泡沫化,第二,尤其在CPI的稳定时期,我们更应该当心资产的泡沫化。
我们应处理好眼前的经济繁荣与经济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我国当前反对加息的理由之一是,经济过热并非全局性的,所以加息有可能影响经济繁荣。
2,日本泡沫经济的背景;
1985年9月22日,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当时美元汇率过高而造成大量贸易赤字,为此陷入困境的美国与其他四国发表共同声明,宣布介入汇率市场。
此后,日元迅速升值。当时的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后的1美元兑120日元。由于汇率的剧烈变动,由美国国债组成的资产发生账面亏损,因此大量资金为了躲避汇率风险而进入日本国内市场。
当时日本政府为了补贴因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的出口产业,开始实行金融缓和政策,于是产生了过剩的流通资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泡沫经济

日本90年代的经济衰落的原因

8. 8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

8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出现了非常奇特的经济过热现象, 即一般商品的价格和服务收费非常稳定, 而作为储蓄手段的资产价值,尤其是最具代表性的股票价格和土地价格,却出现了突飞猛涨的局面。这种资产价格脱离了经济实体而突然增大的现象很像气泡的膨胀,因而这一经济现象被称为 “泡沫经济” 。
1989年末开始, 就已出现 “裂缝” 。 同年 ,新的一届日本银行总裁上任仅8天就着手整治过热的经济和虚假的繁荣实施所谓的“电激疗法”。几个月内,多次提高政府的贴现率, 并对商业银行施加压力, 停止其对不动产企业及股票投机者贷款。这一系列措施使日本的“泡沫经济同被利针戳了一下,开始泄气了。其导火索虽然是日本政府和中央银行的紧缩政策,但根本原因无疑是泡沫经济本身。正因为它本来就是一种“泡沫的”、“虚拟的” 资产价格的上涨, 并没有现实经济的条件为基础, 所以迟早会破灭。 更何况, 泡沫经济的形成以及迅速膨胀, 本来就是以金融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政策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