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敖庆的个人生活

2024-05-20

1. 唐敖庆的个人生活

父亲唐林根在镇上经营一小店,出售农副产品和日用品。在唐敖庆6岁时,父亲把他送到私立养初小学读书。唐敖庆上学不久,母亲因终日操劳,过早地离开了他。母亲去世后一年,父亲再婚。继母褚氏出身书香门第,陪嫁带到唐家大量书籍。褚氏非常喜欢唐敖庆,对他说这些书就是他的书,可以随便看,唐敖庆如获至宝般痴读起来。家里的书读完了,他就到亲友家借,书籍成了他人生中形影不离的伴侣。  1931年8月,唐敖庆考入无锡师范学校,教化学的张汝训老师上课时,讲了不少化学家刻苦搞科研的故事,唐敖庆对化学的兴趣就此浓厚起来。有次,他在《大公报》上读到了大名鼎鼎的化学家、中国化学学科奠基人曾昭抡的故事。当看到曾昭抡因迷恋化学,走在路上和电线杆子又说又笑地谈论新发现,被过往行人嘲笑为精神病时,唐敖庆对他产生了无限崇敬,也萌生了师从曾昭抡的愿望。  唐敖庆进了北大,但因家庭贫困,他在学校里只能半工半读。每天,他都在昏暗的油灯下挑灯夜战,久而久之,他的眼睛患了高度近视,眼镜片上的螺纹一圈圈地增加。每天早上起来,眼前模糊不清,要像瞎子似的摸来摸去才能摸到眼镜。上课时,即使坐在教室第一排,他也看不清黑板上的字,眼疾成了他前进途中的绊脚石。对付这个恼人的问题,唐敖庆的对策是加强记忆力,提高上课效率,把教授讲的内容要点和繁琐的化学符号、公式全都强记在脑子里,课后立即打开记忆闸门,将其迅速记在本子上。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大学毕业后,顺利留校任教。  1963年,教育部委托唐敖庆在长春办一个物质结构讨论班,并在全国高校挑选了八位青年才俊。那年初夏的一个夜晚,吉林大学化学系青年教师孙家钟和江元生等8人应邀来到唐敖庆所住的灰色小楼。就在这天晚上,一个后来闻名国内的科学研究集体就此诞生。在唐敖庆的带领下,他们瞄准了“配位场理论”进行攻关,这个创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直无进展的难题,最终被他们攻克了。1982年,唐敖庆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如愿以偿成了“中国量子化学之父”。更令唐敖庆兴奋的是,通过这个讨论班,他为国家又培养了一批从事量子化学方面科研的栋梁之材。如今,唐敖庆的“八大弟子”中,孙家钟为中科院资深院士,江元生为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邓从豪为中科院院士,张乾二为厦门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鄢国森为四川大学校长,戴树珊为云南大学化学系系主任。  唐敖庆平时穿着简单,常年只穿一身中山装或一套中式便装,虽为大学校长,但他不用专车。回到北京后,唐敖庆一直记挂着在吉大和大家一起研究的“高分子固化理论与标度研究”课题。他给他的科研合作者和博士生写了共104封亲笔信,字里行间全是他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唐敖庆的个人生活

2. 唐敖庆的人物生平

 1915年11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早在初中学习期间,他就显示出是一名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少年,深得老师的赏识。但因家境困难,无力升入高中,遂考入无锡师范学校继续学习。1934年7月 ,毕业于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1934年8月—1936年1月,为筹集上大学的费用 ,任宜兴县官林镇凌霞小学教师。1936年2月,进入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大学补习班学习。这时,《大公报》上连载曾昭抡教授有关访日观感的文章,曾昭抡的学识和文采赢得了唐敖庆的敬慕和产生了师从的愿望。1936年8月 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七七”事变爆发后,随校南迁,先在长沙临时大学学习,1938年随校到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继续学习。1940年7月 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毕业,留校任教。此时,唐敖庆刚结婚不久,夫妻俩居住在一间公寓的窄小套间里,生活十分清苦,唐敖庆除了承担大学的助教工作外,还在一所中学兼课,经常奔波于西南联合大学和城郊中学之间。1946年5月,在吴大猷的推荐下,朱光亚与李政道、唐敖庆一起随华罗庚赴美,开始了在美国学习研究核物理的生涯。1949年11月 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并获得荣誉奖学金。 1950年1月 回国,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教授。1952年9月 调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任教授,与蔡镏生等创建化学系。1955年6月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化学学部委员。1956年3月 任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副校长。1978年5月 任吉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1980年12月 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学科评议组化学组召集人。1981年5月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1981年8月 当选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研究院院士。1982年8月 当选为第二十一届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主席团成员1986年2月 主持组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出任主任。任吉林大学名誉校长。1986年6月 当选为第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87年12月 任第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副主任。1990年11月 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三届理事会理事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唐敖庆和王瑞駪、李政道、朱光亚、孙本旺等,以助手身分随同我国知名化学家曾昭抡、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吴大猷于1946年赴美考察原子能技术。尔后,唐敖庆被推荐留在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入学后,他同时选修了化学系与数学系的主要课程,顽强地进行学习,为他后来从事的理论化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而深厚的基础。入学一年后,唐敖庆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后期,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校内的三百多名中国留学生中发生明显的政治分歧,国民党控制的“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会”,扬言要以中国留学生的名义开展一系列“拥蒋崇美”活动。这时唐敖庆已读过《新民主主义论》一书,他坚信书中指出的令人信服的真理:只有革命,中国人民才有出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他旗帜鲜明地与一部分志同道合的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对此进行宣传活动,这时他的寓所,已成为议论国事的场所,曾被戏称为“唐氏茶馆”,在斗争中形成了进步的学生组织“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同学会”,唐敖庆当选为第一任主席。“中国同学会”与“中国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等进步组织一起,开展了许多活动,如于1949年10月在纽约河边教堂(Riversidechurch)附近的国际学生公寓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大会,介绍国内情况,向联合国发出签名通电,要求驱逐国民党代表,接纳新中国的代表;发起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人一元劳军运动”等。1949年11月唐敖庆获得博士学位后,归国报效新中国的心情再也按捺不住了,他谢绝了导师的挽留,冲破重重阻力,终于在1950年初回到了祖国。从此,唐敖庆开始了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光辉历程。 唐敖庆还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加发展科学事业、国家政权和党的建设工作。195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至1964年,任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4年12月至1975年1月,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3年6月4日至22日,任第六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任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77年8月12日至18日,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2年9月1日至11日,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4月至1993年3月,任第七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

3. 唐敖庆的个人荣誉

194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荣誉奖学金。1993年获得陈嘉庚化学奖。1995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唐敖庆院士是一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他两次荣获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奖——国家自然科学  一等奖和何梁何利科学成就奖195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颁发的自然科学三等奖。造性地发展完善了配位场理论1966年北京国际暑期物理讨论会上因其创造性地发展完善了配位场理论而被评为十项优秀成果之一。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7年,因提出了本征多项式的计算、分子轨道系统计算、对称性约化三条定理,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唐敖庆的个人荣誉

4. 唐敖庆的主要贡献


5. 唐敖的简介

唐小山父亲唐敖在小说中是个“探花”的角色。他在武则天时中了探花,因为和曾起兵反武的徐敬业有牵连,被降为秀才。本来探花是明清科举的名目,进士第三名叫探花。唐代制度不是这样,《镜花缘》写的实际是清代制度。不过“探花”一词起于唐代,每年新科进士在杏园举行宴会,谓之探花宴。原因是要选派两名年轻英俊的进士遍游长安名园去折花,称作探花使。小说把唐敖派作探花是大有用意的,就是让他和众才女也就是群花联系起来。这番用意在第七回唐敖在梦神观得梦于梦神——自称姓孟,孟谐梦——的描述中便已表现出来,梦神要他寻访谪降红尘、飘零外洋的十二名花,“将各花力加培植,俾归福地,与群芳同得返本还原”。以后又在第八回林之洋的话中点出:“太后特将妹夫中个探花,必因当年百花齐放一事,派你去探甚花消息呢。”当初百花被谪时,有十二花仙谪于海外,所以作者安排唐敖去游历外洋,在“不期然”之间寻得十二女,使他们得以与其他八十八女相聚,同登女科。“探花”之称,非常切题,妙不可言。自然梦神的话是暗示性的,唐敖并不明白此中玄机,还以为真的要他去寻访名花,所以在出发前买了许多花盆,每到一山便寻找名花。待到女儿国碰见世子阴若花,才终于忽有所悟,原来名花就是这些“以花木为名”的女孩子,骆红蕖、廉锦枫等等。阴若花是在海外遇见的第十二名女子,阴者女也,暗示她出女儿国,若花者如花也,暗示所遇十二女都是花。所谓寻访十二名花,其实是寻访十二女,花即女,女即花。十二女中有七女原为唐敖故友业师之女,都是因受武则天迫害避难而流落海外的。这就和当年徐敬业反武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叙事链条。她们多有弟兄,由唐敖作伐相互联姻,并得唐敖之力返还中土,不仅实现了百女大会聚,一齐中举,而且后来随夫参加复唐义军讨武,这就进一步把这个链条延续下去。于此可以见出作者的叙事匠心,可谓结构缜密。唐敖寻得十二名花,从此“渐入佳境”,最终在小蓬莱“撒手弃凡尘”。他的这个归宿,此前作者有多处暗示,多九公说道:“我们三人一路同游,这些肉芝、朱草,独他一人得去,岂是等闲?以此看来,此人必是成仙而去。”唐敖在小蓬莱成仙大有深意,因为兆示才女登科的玉碑就在这里的泣红亭。作者没有明确说明唐敖成仙后在这里干什么,玉碑的主管是斗宫中的魁星,而平时“有仙吏把守”,这位“唐氏大仙”似乎不可能只做一名把守玉碑的仙吏。碑记后的“泣红亭主人”也不是他,那不过是李汝珍的自喻。但我们看,他在蓬莱暗中点化前来寻父的女儿,闺臣登科后又是到这里重归仙乡,这就意味着这位唐探花始终摆不脱与花的干系,可说是泣红亭的护花使者。其实从他的姓名字号也可看出来。唐不用说,唐朝之谓,表示他拥唐反周。敖通遨,是遨游的意思,表现他“秉性好游”。第四十二回林之洋破其玄关:“俺闻人说,他这名字,就因好游取的,你只细想这个‘敖’字,可肯好好在家?”更有意味的唐敖表字以亭,这“亭”字分明正是泣红亭。

唐敖的简介

6. 唐敖庆的主要论著

期刊论文  作者论文名称期刊信息Auchin Tang,Hsikun LuA General Metho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ond FunctionsJ Chinese Chem Soc.1950,17:252唐敖庆分子内旋转问题化学学报,1954,20(1):46唐敖庆,孙家钟范德华引力问题(I)对称陀螺分子的范德华引力科学记录,1957,新辑1(4):219唐敖庆,沈家骢活性高聚物的分子量分布与动力学问题中科院高分子学术会议会刊.1961.163Tang Auchin,Chen ShiyuanPotential Functions of Restricted InternalRotation in MoleculesScientia Sinica,1962(11):1491Tang AuchinStatistical Theory of Chemical Kinetics of Addition Poly-merizationScientia Sinica,1962,11(5):605Tang Auchin,Kiang YuansunOn the Problem of the Sol-Gel Distribu-tion of the Cross-Linked Long-Chain PolymersScientia Sinica,1963,12(7):997物质结构学术讨论班配位势场理论的研究(I)——正八面体场中dn组态的理论分析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64(3):77Tang Auchin,Kiang Yuansun,etalOn the Theory of Chemical Bond in Dinitrogen ComplexesScientia Sinica,1974,17:193唐敖庆,江元生分子轨道图形理论中国科学,1976(1):49Tang Auchin,Kiang YuansunGraph Theory of Molecular Obitals(Ⅱ)Scientia Sinica,1977,20:595Tang Auchin,Sun ChiachungConservation of Intrinsic Dualand SingleSymmetries of Molecular OrbitalsInt.J.Quantum Chem.,1980,18:57Tang Auchin,Chao Chingyu,Sun ChiachungV-Coupling Coefficients from SO(3)to the Octahedral GroupInt.J.Quantum Chem.,1980,18:557唐敖庆,杨忠志,江元生具有重复单元的共轭分子的能谱问题化学学报,1981,39(2):97陈欣方,唐敖庆,颜德岳星形聚合物结构的统计分析中国科学,1981(6):687Tang Auchin,Guo HongCharacteristic Operators and Unitarily Invari-ant Decomposition of Hermitian OperatorInt.J.Quantum Chem.,1983,23:217Auchin Tang,QianshuLi.Astructural Rule of Polyhedral Borane sandHeteroboranesInt.J.Quantum Chem.,1986,29:579Li Qianshu,Yu Hengtai,Tang AuchinElectronic structure of Multi-decker Transition Metal Sand wich CompoundsTheoretica ChimicaAc-ta,1986,70:397Daiqiam Xie,Auchin TangA Theoretical study of Barries for the Reac-tionO(ID2)+H2→OH(2π)十.H.Chem.Phys.Letters,1988.146:151Tang Auchin,Li Zesheng,Sun Chiachung,etal.Curing Theory and Scaling Study:Crosslinking Reaction of A Type.J Macromo1 Sci-Chem.,1988,A25(1):41Auching Tang,Zesheng Li,Chiachung Sun,etal.Curing Theory andScaling Study——Polyconden sation Reaction of Aal…As——BblBbt TypeMacromol,1988,21:791学术著作  出版时间图书名称作者出版社1979配位场理论方法唐敖庆,孙家钟,江元生等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Theoretical Method of the Ligand Field Theory(Eng Ed)Tang Auchin,Sun Chiachung,Kiang Yuansun,etal.Beijing:Science Press1980分子轨道图形理论唐敖庆,江元山,鄢国森等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量子化学唐敖庆,杨忠志,李前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唐敖庆,沈家骢,汤心颐等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GraphTheoretical Molecular Orbitals(EngEd)Tang Auchin,Kiang Yuansun,Yan Guosen,etalBeijing:Science Press1988配位场理论方法补编——三维旋转群—点群的偶合系数唐敖庆,孙家钟,李学奎等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约化密度矩阵引论唐敖庆,曾宗浩,孙家钟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Supplement of Theoreti-cal Method of Lig and Field Theory(EngEd)Tang Auchin,Sun Chiachung,Li Xuekui,etalBeijing:Seience Press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