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状况

2024-04-28

1. 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状况

四川大学科技园经过巨大的努力,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已初步形成了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产业发展的园区环境。引进社会资金,形成快速发展平台科技园对四川大学资源与社会资源进行了整合,为四川大学科技园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四川大学与山东鲁能集团公司等合作,引进社会资金6.05亿元,共建四川大学科技园。现园内几个功能区已分别启动,初步形成了集成果孵化、企业孵化、科技产业、人才培训、技术服务支撑为一体的快速发展平台。1)孵化区的建设已成功见效 孵化区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3万余平方米,包括孵化大楼、科技创新中心和川大鲁能创业大厦。已有2.8万平方米,在建6万平方米2)市场信息和人才培养的信息网站已初步建成。3)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的能士信息安全产业化基地已建成。4)位于绵阳科技城的川大绵阳科技园也正在规划建设中,其起步区206亩中的孵化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绵阳高新区川大金钟公司生产厂房正在建设之中。企业孵化初见成效四川大学投入300万元孵化基金,以一批科技成果作价5187.7万元,引进社会资金,分别与天科股份、四川光耀、明欣药业、四川全兴等公司合作组建了41家科技企业,已进入科技园孵化,其中,有国家级工程中心2个,省部级工程中心4个,尚有几十家高科技企业等待入驻,企业孵化已初见成效。例如: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川大能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四川国佳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博奥生物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国纳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锐思稀土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它们均在不长的时间里得到了长足发展,其注册资金已由最初的数十万元发展到了如今的1000万元以上,其中资金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5家,5000-1000万元的有8家。其产品如川大智胜空中交通管制产品、能士NESEC安全VPN系统、新型聚铵脂医用材料及其避孕套制品、新型镧镨铈(LPC)材料、生物活性材料及人工种植牙技术等,均有广阔的市场,并已产生相当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服务体系的建立四川大学科技园建设注重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建设,学校组建的科技产业集团公司,主要负责科技园的建设工作,重在构建孵化平台,整合服务资源,建设技术服务体系,为入园创业企业提供全过程和全方位的优质、高效服务,努力提高企业的孵化成功率,注重孵化新的产业生长点和经济增长点,重点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四川大学科技园已与四川管理咨询公司、四川协力管理咨询顾问有限公司等达成协议,为入园企业和科技人员提供商业计划、市场策划、信息咨询等服务。鲁能集团和四川大学合作共建四川大学科技园签字仪式鲁能集团和四川大学合作共建四川大学科技园签字仪式四川大学科技园建立了科技信息网站,为入园企业和科技人员提供科技成果信息、企业需求信息等。大学科技园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过程。为此,科技园建立了教育培训中心,进行企业家等培训,以培养出高素质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才。科技园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人文环境,弘扬创新创业精神,促进大学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营造标新立异、兼收并蓄、勇于创新、坚韧不拔、容忍失败、尊重个性、团结协作和宽松自由的创新创业氛围。成都市武侯区科委以及成都市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等的武侯区分局分别在四川大学科技园设立了业务点,为入园的企业和科技人员提供工商、税务一条龙服务。武侯区政府责成科技园所在地望江办事处负责整治科技园周围的环境,办事处还积极协助科技园做好税务以及新企业的注册等工作。四川大学科技园已吸引了一些咨询公司、市场策划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资产评估公司、人才培训中心、信息网络中心等服务机构入园,为园内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投融资服务科技园吸引了数家投资银行、风险投资公司、科技创业投资公司以及一些大型企业,提供了一定的投、融资服务。迄今为止,通过各种渠道引入资金6.05亿元,具体情况如下:吸引大型企业集团、投融资公司融入资金2.4亿元。其中山东鲁能集团等大公司投入2.13亿元与我校组建相关公司;风险投资公司投入风险投资基金。成都高新西区等风险投资公司在科技园设立了0.26亿元的风险投资基金,同时成都高新西区风险投资公司还投资46.24万元参与四川大学华大制药厂的股份制改造。承担国家各类项目获得经费2.67亿元。其中川大智胜公司2.1亿元,川大能士公司等0.4亿元。学校投入资金0.63亿元

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状况

2. 四川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

搭建先进创新平台 构筑特色服务体系搭建先进创新平台,构筑特色服务体系是川大科技园自建园以来就坚持不懈的目标和任务。通过近十年的努力,由于先进创新平台与特色服务体系的搭建和构筑,川大科技园已在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三大中心任务上取得丰硕成果,现已成为国际化、开放化和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国家一流大学科技园区。

3. 四川大学科技园的特色与功能

 (1)科技成果转化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川大科技园不断密切产学研合作,通过更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专家库、项目库、企业技术需求库、孵化型企业推介库等,广泛加强校内外合作,极大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当前川大科技园拥有各类科技成果3000多项,地方重点新产品100多个;申请专利162个,被批准专利67个;累计转化高科技成果300余项,转让收入2000多万元,社会接产企业新增产值近30亿元,新增利税4亿元。(2)高新技术企业孵化 ,“孵化器”功能是川大科技园的核心功能之一。在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川大科技园为企业孵化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当前科技园主园区拥有孵化器场地总面积达到了38000平方米,孵化企业使用的场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分园区2个,其中四川大学华西医药科技园是原创医药科研创新基地,建筑面积28284平方米。该分园区共有20个科研创新室(包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一个动物实验中心和一个GLP中心。川大科技园成都高新区分园区、四川遂宁分园区正在筹建过程中。 截止2008年,科技园孵化场地有入驻企业122家,在孵企业113家,占入驻企业的92.6%,毕业企业28家,占入驻企业的22.9%,其中在孵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35家;吸引了85名回国留学人员及海外专家、学者入园服务、创业;培育各级各类创新创业人才5328人。在孵企业及毕业企业累计实现技工贸收入58950万元,R&D投入超过6230万元,实现税收15487万元,为社会提供2800多个就业机会。

四川大学科技园的特色与功能

4. 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介绍

四川大学科技园创办于1999年12月,2001年5月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评估验收后,正式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并挂牌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四川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机外延,致力于创业企业孵化,高新技术研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目标。采用“专业化、法人化”的机制,吸引各种社会资源,转化科技成果,通过设立各种专业公司的方式来实现各种功能,努力打造一个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四川大学雄厚的科技、人才优势,以及丰富的图书和优良的设备条件,在四川省、成都市政府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通过近几年的努力,逐步实现了 “三基地、一中心”,即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和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中心的目标。构建了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行政服务体系、投融资服务体系、中介服务体系和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2005年12月科技部正式批准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5.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园区规划

争取3-5年时间,把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创业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军民结合互动平台以及融资平台,尤其是要建设好大学生创新基地,鼓励和吸引在校学生在园区内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形成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好主园区、研发区、产业区、培训区四大区,形成四区相互依托,相互联动,共同发展的格局,打造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特色品牌,创建西部一流大学科技园。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实行“市校共建,以校为主”的管理体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依托大学的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同时,政府必须提供良好的服务,积极探索“官、产、学、研、金”结合的有效途径。绵阳市人民政府和西南科技大学派人组成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委会,全权负责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主要包括制定园区的总体规划、园区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孵化体系的建设、制定和实施政策、履行行政管理服务职能等。市校共建体制在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一是发挥了政府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绵阳市人民政府为大学科技园建设划拨土地4.98平方公里、资金1000万元,为大学科技园的快速启动和长远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二是充分调动了学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大学科技园建设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充分调动、整合各种资源,与园区实现共享。学校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园建设。学校一方面组织引导高科技企业入园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各类研发机构的创新技术成果成为园区创新的源头,同时,利用学校的研发设备等优势设立了专业孵化器。三是可以更好地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利用我校国防科技学院、建材行业和农学的背景,发展特色产业和培育创新型人才。四是大学科技园将按照“政府支持、依托大学、市场机制、企业运作”的运行机制,可以靠市场机制吸引社会企业和风险资本的投入,吸引社会资源向大学科技园汇聚,促进科技园更快更好地发展。 园区努力探索市场化运行机制。一是组建了绵阳科教创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本运作。园区的开发建设采取“开发公司建设-政府回租-企业运行”的方式。二是坚持开放式办园。园区不仅吸纳西南科技大学的高科技企业和人才到园区发展,而且努力吸引绵阳市军工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资金、人才到园区发展,还和西北工大、华中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园区建设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08年,园区组建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负责科技园的日常建设与管理工作,实行“政府支持、依托大学、市场机制、企业运作”的运行机制,吸引社会企业和风险资本的投入,吸引社会资源向大学科技园汇聚,促进科技园更快更好地发展。 园区设立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全权负责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主要包括制定园区的总体规划、园区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孵化体系的建设、制定和实施政策、履行行政管理服务职能等。2008年11月,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由中共中国(绵阳)科技城工作委员会和中共西南科技大学委员会联合行文(科技城工委发﹝2008)8号),将大学科技园管理体制调整为“市校共建,以校为主”的模式,并对管委会组成单位和人员进行了充实和调整。调整后由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俊波任管委会主任,市委常委、科技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易杰,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罗学刚,科技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段扬任副主任。校外成员由市国土资源局、建设局、科技局、涪城区委、科创区党工委、科创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组成,校内人员由科技产业、合作办以及4个专业孵化器学院主要负责人组成。学校成立了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办公室,挂靠产业处。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园区规划

6. 四川大学科技园的创新平台

技术转移平台川大科技园于2004年9月设立技术转移平台——成都川大技术转移中心,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技术转移,探索促进科技成果和技术转移的新机制,为当地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中心已与全国大学科技园联合会、成都市技术产权交易所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共享全国数十家知名大学的科技成果资源。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川大科技园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了一批专业性公共技术平台,如软件研发与测试专业技术平台、电子信息技术开发平台、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平台。其中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平台,以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纳米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化孵化基地、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中药评价中心(GLP)等技术支撑平台单位为依托,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服务体系,在创新药物的筛选、质量标准控制、药效及安全性评价、临床研究等公共研发技术服务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平台(1)构建学生科技创新创业体系 川大科技园通过构建学生科技创新创业体系,以学生在科技园自主创业、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等形式,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和学生创新创业培育有机结合,将学生实习同孵化基地、转移平台的建设结合起来,大大加强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创业竞赛,川大科技园2004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创业作品和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4年至今,学校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已获省级以上奖项1480多项,获奖达2100余人次。在第20届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全球总决赛中,学校MBA学生勇夺冠军。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总共荣获特等奖4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荣获2项全国金奖,4项全国银奖,3项全国铜奖,在全国高校中成绩优异。 (2)打造社会人才创业平台 在面向社会人才培养过程中,川大科技园开办了开放式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趋势所需要的教育培训课程,现已成为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的指导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复合型管理人才、职业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园区已经吸引、聚集了一大批各类专业人才,包括具有现代管理理念、通晓国际高科技产业化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知识产权、专利技术评估、技术转移、资本运作、物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当前,这些人才已成为支撑川大科技园及入园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7. 四川大学科技园的介绍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部省重点共建的学校,由原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于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两次“强强合并”组建而成,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现有30个学科型学院,1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8个,国家级临床研究基地4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中心64个,医疗技术精湛的附属医院4所。具有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的强大优势。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由科技部、教育部于2001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的全国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是四川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机外延。

四川大学科技园的介绍

8. 四川大学占地面积多少亩

四川大学校园占地面积7050亩。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80.64万平方米。

学校正与眉山市合作共建四川大学眉山校区。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6个学科型学院(系)及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我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博士后流动站39个。
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