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基本情况

2024-05-10

1.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基本情况

基本信息
场馆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设计团队:设计师何镜堂;展示总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展示设计总监: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黄建成;展示创意总监:台湾知名策划人姚开阳;展示影像艺术总监:导演陆川
国家馆日:10月1日
展馆位置:A片区

概况
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展馆外观
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观众首先将乘电梯到达国家馆屋顶,即酷似九宫格的观景平台,将浦江两岸美景尽收眼底。然后,观众可以自上而下,通过环形步道参观49米、41米、33米三层展区。而在地区馆中,观众在参观完地区馆内部31个省、市、自治区的展厅后,可以登上屋顶平台,欣赏屋顶花园。游览完地区馆以后,观众不需要再下楼,可以从与屋顶花园相连的高架步道离开中国馆。为了均衡客流,世博会期间中国馆将实行“全预约”参观,预约点设在展览现场各出入口。

展示内容
第一展区:探寻“东方足迹”。通过几个风格迥异的展项,重点展示中国城市发展理念中的智慧。其中的多媒体综合展项播放的一部影片,讲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自强不息的城市化经验、中国人的建设热情和对于未来的期望。国宝级名画《清明上河图》被艺术地再现于展厅中,传达中国古典城市的智慧。
    第二展区:展开“寻觅之旅”。采用轨道游览车,以古今对话的方式让参观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领略中国城市营建规划的智慧,完成一次充满动感、惊喜和发现的参观体验。
    第三展区:聚集“低碳行动”。聚集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展示中国人如何通过“师法自然的现代追求”来应对未来的城市化挑战,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式的回答”

亮点从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精心挑出的“中国红”
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国宝级文物将现身 百米墙面重现《清明上河图》
在中国国家馆最核心、也是最高的49米层展区北面,100多米长的整面墙都将被放大了数百倍的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覆盖。而国宝《清明上河图》原件,也将出现在世博期间的中国馆。

穷尽现有高科技手段 45分钟体验五千年文明精华
参观者将首先看到一个巨大的环幕影院,通过观看一段8分钟的电影,感悟中国城市发展的智慧。之后,人们将回溯历史,从中国最早的模块状城市发展规划遗迹开始,再到放大了数百倍的《清明上河图》中汴京的繁华,最终来到以白色为基调,营造充满未来感的舒展空间,给出未来城市发展的中国式答案。 从现代、到古代、再到未来,中国馆将上下五千年的精彩浓缩呈现,整个参观过程约需45分钟。

“新九洲清晏” 灵感源于圆明园 描摹中华典型地貌
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 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看遍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而它们所展现的悠久文化和丰富景观,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递中国气韵 篆书作墙组成二十四节气
除国家馆的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在地区馆的外墙,设计者采用中国古老的文字——篆书来作为装饰。“叠篆文字”装饰的地区馆建筑表面,传递着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

濒临失传“三斩斧” 平均每1厘米宽度要斩7刀
看似简洁的中国馆台阶蕴藏无数奥妙,其共有76级踏步,质量、工艺堪比人民大会堂的大台阶。同时重拾濒临失传的民间绝艺“三斩斧”,一块1米见方的石头上,斩斧要达上万刀,整个中国馆大台阶加起来达5400多万刀。中国馆大台阶全部采用花岗石“华夏灰”制作而成,呈现出黑白相间的视觉效果。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基本情况

2. 关于上海世博会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

  上海世博会已有8项纪录入选世界记录协会世界之最:
  1、报名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已有240多个,为历届世博会之最。
  2、上海世博会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志愿者人数最多的世博会。
  3、上海世博会正式参展方的自建馆,大约有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报名建设,其数量为历届之最。
  4、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屋面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
  5、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墙面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绿墙。
  6、上海世博会园区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园区面积最大的世博会.在世博会民营企业联合馆内,有一个由30000个水晶展牌组成的“闪耀矩阵”展示墙,每个展牌上都镌刻着每个企业的名字。整个闪耀矩阵在灯光的照耀下将流光溢彩,色彩万千,是中国企业在世界级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集体亮相。
  7、上海世博会直接投资为286亿元,如果加上车站这类配套建设投资,财政总预算将达到3000亿-4000亿元。
  8、上海世博会园区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保留园区内老建筑物最多的世博会.园区在市中心占地多达5.28平方公里,上海世博会园区面积是历届世博会之最。
  另外,上海世博会将成为历代参观人数最多的世界博览会。

3. 关于上海世博会的资料

举办城市:上海
举办时间:2010年5月1日~2010年10月31日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吉祥物:海宝
目标:邀请200个国家、国际组织参展,吸引7000万参观人次.
场地:上海世博会场位于南浦大桥之间,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世博园的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其中浦东部分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为1.35平方公里.围栏区域[收取门票]范围约为3.28平方公里.总投资180亿人名币;基建投资:90亿;场馆投资:90亿.

上海世博会会徽
[编辑本段]
会徽是集中反映理念的视觉符号。上海世博会会徽是通过全球征集、专家评审而产生的。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
[编辑本段]
2007年12月18日晚8点,万众嘱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终于掀开了神秘面纱,蓝色“人”字的可爱造形让所有人耳目一新。

海宝,以汉字“人”字为核心创意,配以代表生命和活力的海蓝色。他的欢笑,展示着中国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他挺胸抬头的动作和双手的配合,显示着包容和热情;他翘起的大拇指,是对来自世界各地朋友们发出的真诚邀请。 
上海世博会申办过程
[编辑本段]
1999年12月,在国际展览局第126次全体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宣布申办2010年世博会。

2000年3月17日,中国政府成立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委员会,时任国务委员吴仪担任主任委员。2001年5月,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请函。2002年1月30日,中国政府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报告。

2002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全体大会并作申办陈述。

同年12月3日,经国际展览局大会投票表决,中国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
上海世博会举办意义
[编辑本段]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至今,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舞台。 

具有悠久东方文明的中国,是一个热爱国际交往、崇尚世界和平的国度。中国取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这将是注册类世界博览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也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瞩目和期盼。 

中国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为世界人民奉献什么?毫无疑问,中国人民将为五湖四海的宾客奉上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盛会。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中的55%将居住在城市。因此,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休戚相关。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跨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则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上海世博会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弘扬“创新”和“融合”的主旋律,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一次伟大聚会。一方面,她将努力吸引2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吸引海内外7000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从而以最为广泛的参与度载入世博会的史册。另一方面,我们将始终以全球的视野来筹备和举办上海世博会,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最大限度地争取世界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的参与、理解和支持,从而使上海世博会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团圆”。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还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上海世博会闭幕前将发表《上海宣言》。这一世纪性的宣言将汇集各国人民在世博会上的真知灼见,承载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这将是上海世博会为世界人民留下有关城市主题的一份丰厚的精神遗产。 

着手6个月、着眼60年——中国政府将竭尽全力举办一届既传承历史、又继往开来的世博会。我们期待着一切向往和平的国家一如既往地关注上海世博会、支持上海世博会、参与上海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主题诠释
[编辑本段]
主题精髓

和谐城市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精髓。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 

“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的社会。同时“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谐说,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而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城市政府为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由此可见,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正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明天城市所描绘的蓝图之中。 

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和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将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世博会副主题解析 

1、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从发端之日起,城市就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形成了每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这种气质一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今天,世界各国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关注文化自由以及文化的识别性。全球化下的城市文化面临着来自多方的冲击。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多元文化同时意味着历史和未来的和谐。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一个兼顾了历史和未来,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以及融合之中的个性,即鲜明的文化识别(cultural identification),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2、城市经济的繁荣 

最早的城市是从集市发展而来的。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城市的集聚效应。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和创业越来越成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基于其研究实力,但更多来源于人与人之间富有创造性的互动。创业能力固然和城市的财富有关,但其实更多地植根于鼓励创业的文化传统,而城市是否具备优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具备吸引一流人才的能力,又直接关乎一个城市的经济前途。此外,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完备的服务业,也是城市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 

毋庸讳言,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存在冲突。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要策略。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倡导减少生产中的资源利用(reduce)、产品反复多次使用(reuse)、以及废弃物再利用(recycle)的3R原则,最终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和谐。 

总之,未来城市的经济将更充满活力,而这种活力是建立在两大基础之上的,一是市民的创新和创造力,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是人类科技创新的巨大舞台。城墙之内,各种创新要素汇聚交融,创新思想由于人们的密集沟通和互动而得以迸发。与此同时,城市的研发和生产设施又使得创新的火花快速转化为技术,进而变成造福人类的产品和服务。 

20世纪以来,科技的突飞猛进令大规模城市化成为可能。同时,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提高在城市得到集中体现。科技大大改进了人类的日常生活,而这种物质生活命也在人类的文化精神生活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未来城市中,科技将在保护不可再生资源、集约利用能源、保护物种多样性、创造可持续的人居模式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4、城市社区的重塑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人最通常生活空间形式。健康的“细胞”才能造就健康和谐的城市。文化融合、经济繁荣,无不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实现的。 

城市社区的建设和重塑一直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最直接的任务。如何才能让贫困社区从城市的社会地图上消失,曾经是城市发展史上最鲜明最持久的困惑。当今时代,发达国家城市居民结构的变化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空前增长令这项任务更为繁重。联合国人居组织在其《千年宣言》中提出了建设“无贫民窟城市”的目标,力争在2020年使世界城市中的一亿贫民区内居民的生活获得重大改善。 

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21世纪城市社区的重塑意味着必须创造“均衡社区”,而“均衡社区”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合理的居民构成、合理的房屋所有权结构、完善的基础设施、宜人的居所环境,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以及深厚的社会凝聚力。 

5、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自从城市诞生的那天起,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就是相互依存的。农村居民通过向城市销售产品谋生,而城市的繁荣也依靠了农村腹地的资源和需求。 

城市的扩张给不可再生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城市规划的新思想、建筑和能源科技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这种压力。同时,大量农村人口的流入给城市管理提出了艰难的课题。一方面,城市社区的建设和改造将赋予城市化人口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另一方面,小城市和集镇的建设,也能有效减轻大城市所承受的人口和就业压力。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一些国家的农业地区丧失了竞争优势,良好的城乡互动能够帮助农民成功地转换经营、重谋生计,或者重塑农业生产结构,恢复农业的竞争力。如何协调在城乡间的人员流、资金流、商品流和信息流,与城乡能否和谐同步发展紧密相关。 

目前全世界人口的近一半生活在农村,发展中国家城乡间的差异促使有关国际组织呼吁充分利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互补作用和相互联系,在设法消除城市贫困的同时,努力消除农村贫困并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上海世博场馆设置A区:中国馆,外国国家馆[除东南亚外的亚洲国家]
B区:主题馆,东南亚和大洋洲部分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
C区:外国国家馆[欧洲,美洲和非洲国家],国家组织馆.
D区:企业区.
E区:企业馆,世博会博物馆和文明馆,城市最佳实践区.

上海世博会组委会要员
[编辑本段]
主任委员:吴仪 国务院副总理
第一副主任委员:韩正 上海市市长
副主任文员:
万季飞 中国贸促会会长
徐绍史 国务院副秘书长
高虎城 商务部副部长
崔天凯 外交部部长助理

关于上海世博会的资料

4. 上海世博会资料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上海世博会已有7项纪录入选世界记录协会世界之最:   1、报名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已有240多个,为历届世博会之最。   2、上海世博会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志愿者人数最多的世博会。   3、上海世博会正式参展方的自建馆,大约有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报名建设,其数量为历届之最。   4、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屋面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   5、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墙面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绿墙。   6、上海世博会园区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园区面积最大的世博会.在世博会民营企业联合馆内,有一个由30000个水晶展牌组成的“闪耀矩阵”展示墙,每个展牌上都镌刻着每个企业的名字。整个闪耀矩阵在灯光的照耀下将流光溢彩,色彩万千,是中国企业在世界级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集体亮相。   7、上海世博会直接投资为286亿元,如果加上车站这类配套建设投资,财政总预算将达到3000亿-4000亿元。

5. 关于上海世博会的资料

  世界博览会的历史与由来
  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往往在庆贺丰收、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展开交易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的集会。这就是世博会的最早形式。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18世纪,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举办了这样的展览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展览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
  二战后,世界人民在满目疮痪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并在恢复生产,复苏经济的基础上,于1958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战后第一个世界博览会,主题“科学、文明和人性”。为了体现科学的这个主题思想,布鲁塞尔世博会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结构的球型展馆,代表看人类进入了科技进步的新世纪的象征,它独特新颖的造形,虽然时隔快半个世纪之久,但仍然历历在目。博览会的辉煌和丰富,几乎便以往的所有坞博会都默然失色。
  1962年美国西雅图举办了一次规模不大的专业性的博览会 “太空时代的人类”。博览会展出F新的先进科技,自动售货机和单钢轨铁路,使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年为了纪念纽约建城300周年,纽约又一次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虽主题的格调高雅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然而这次世博会浓重的商业气氛,使观众驻足不前,失去了纪念活动的意义。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举办了世界博览会,日本人称之为万国博览会,体现“人类的进步与和谐”,向观众展示了继东京奥运会之后,日本日本在各方面的发展和成就,得益于这次博览会,日本在以后10年的经济发展中,一直保持强劲的势头。
  1985年再次举办世界博览会,会址是在新城筑波市,一座距东京50多公里的全新科学文化城。博览会的主题是:“居住与环境 人类的家居科技”。时隔一年,加拿大为纪念温哥华建城100周年,又举办了一次以“交通运输”为主题的博览会。
  1988年是英国人在澳洲建立居住点200周年,为铭记这一日子,澳大利亚在东部黄金海岸城市布里斯班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这次博览会的主题“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体现了人类在当今科学技术极其发达的时代中休闻和娱乐。各国都围绕这个主题大做文章,以体育、文娱、旅游、休闲、烹调、园艺等等各种内容来体现人类生活的丰富多彩。
  1990年日本大阪举办丁AI类专业性的国际花绿博览会,主题是:“人类与自然”。展出以世界园艺为内容,作为庆祝大阪“新的开端”100周年的纪念活动。这次展览会共有82个国家参加,55个国际组织与日本各省市和大企业都单独设了展馆或展台。百次在亚洲实现了大型国际园艺博览会,取得了臣大的成功。
  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维利亚举办了世博会,把博览会的主题命名为“发现的时代”。世博会占地面积478万平方米,有100多个国家参加。观众达的6000多万人次。距今最近的一次博览会是1993年韩国大田博览会,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主题为:“新的起飞之路”。
  筹备世界博览会是一个浩翰的庞大的系统工程,作为一个国家政府的重大行动,它不仅成为纪念某个重大历史性事件的国际活动,而且可以展示和传经济、文化、科技某一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因此,筹备时间,一般都需要5~6年的时间。在本世纪以末前已经拟定的世博会有:199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览会。1998年是联合国批准的国际海洋年,博览会的主题为:“海洋——未来的财富”。博览会占地55公顷,特有12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接待观众预计2000万人次,这是一个专业性博览会。
  1999年我国在昆明申办AI类专业性的世界园艺博览会。5月1日,中国1999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云南省昆明市隆重开幕。这是在我国首次举办的全球性园艺盛会,其主题是“人与自然,迈向二十一世纪”。博览会展示了各国的园艺传统和园艺品种,每天吸引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参观者,历时184天,于1999年10月31日闭幕。
  2000年在德国汉诺威举办21世纪第一个国际博览会,使汉诺威闻名世界。
  2005年日本国际博览会(简称为“爱知世博会”)于2005年3月24日下午在日本爱知县举行开幕式。
  日本天皇夫妇、皇太子、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以及各国代表近2500人出席了当天下午的开幕式。
  “爱知世博会”自本月25日起将进行历时半年的大型博览活动。本次世博会的主题是“自然的睿智”。共有121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参加本次世博会,中国也是参展国之一。“爱知世博会”的中国馆以十二生肖、九龙壁等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景观进行装饰,其主题是“自然、城市、和谐——生活的艺术”。

关于上海世博会的资料

6. 上海世博会的介绍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
展会名称: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举办地点: 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主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会期: 2010.5.1—10.31,共184天 
吉祥物: 海宝 
 展会类别: 综合类 
参展方数量: 240个国家地区组织 
投资成本: 约450亿人民币 
会场面积: 5.28平方公里 
参观人数: 预计7000万人次 
形象大使: 成龙、郎朗、姚明

7. 世博会常识

唉~~~~恐怕时间已经过去了
1.上海世博会将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Shanghai World Expo will be to explore the human event of city life; is an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for the main theme of the symphony; will be a wonderful human civilization dialogue.

2.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表达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China 2010 Shanghai World Expo emblem design to the Chinese characters "World" creative calligraphy for the word form, the expression of the Expo "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gather, and cooperation" concept.

3.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HAIBAO)寓意为“四海之宝”,以“人”为核心创意,契合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Shanghai World Expo mascot Bao Hai (HAIBAO) symbolizes "the treasures of the world" to "person" as the core creative and fit the theme of Shanghai World Expo.

世博会常识

8. 上海世博会的资料

上海世博会概述
举办国家:中国
举办城市:上海
举办时间:2010年5月1日~2010年10月31日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吉祥物:海宝
目标:邀请200个国家、国际组织参展,吸引7000万参观人次.
场地:上海世博会场位于南浦大桥之间,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世博园的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其中浦东部分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为1.35平方公里.围栏区域[收取门票]范围约为3.28平方公里.总投资180亿人名币;基建投资:90亿;场馆投资:90亿.

上海世博会会徽
[编辑本段]
会徽是集中反映理念的视觉符号。上海世博会会徽是通过全球征集、专家评审而产生的。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
[编辑本段]
2007年12月18日晚8点,万众嘱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终于掀开了神秘面纱,蓝色“人”字的可爱造形让所有人耳目一新。

海宝,以汉字“人”字为核心创意,配以代表生命和活力的海蓝色。他的欢笑,展示着中国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他挺胸抬头的动作和双手的配合,显示着包容和热情;他翘起的大拇指,是对来自世界各地朋友们发出的真诚邀请。 
上海世博会申办过程
[编辑本段]
1999年12月,在国际展览局第126次全体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宣布申办2010年世博会。

2000年3月17日,中国政府成立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委员会,时任国务委员吴仪担任主任委员。2001年5月,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请函。2002年1月30日,中国政府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报告。

2002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全体大会并作申办陈述。

同年12月3日,经国际展览局大会投票表决,中国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
上海世博会举办意义
[编辑本段]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至今,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舞台。 

具有悠久东方文明的中国,是一个热爱国际交往、崇尚世界和平的国度。中国取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这将是注册类世界博览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也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瞩目和期盼。 

中国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为世界人民奉献什么?毫无疑问,中国人民将为五湖四海的宾客奉上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盛会。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中的55%将居住在城市。因此,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休戚相关。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跨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则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上海世博会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弘扬“创新”和“融合”的主旋律,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一次伟大聚会。一方面,她将努力吸引2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吸引海内外7000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从而以最为广泛的参与度载入世博会的史册。另一方面,我们将始终以全球的视野来筹备和举办上海世博会,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最大限度地争取世界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的参与、理解和支持,从而使上海世博会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团圆”。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还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上海世博会闭幕前将发表《上海宣言》。这一世纪性的宣言将汇集各国人民在世博会上的真知灼见,承载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这将是上海世博会为世界人民留下有关城市主题的一份丰厚的精神遗产。 

着手6个月、着眼60年——中国政府将竭尽全力举办一届既传承历史、又继往开来的世博会。我们期待着一切向往和平的国家一如既往地关注上海世博会、支持上海世博会、参与上海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主题诠释
[编辑本段]
主题精髓

和谐城市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精髓。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 

“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的社会。同时“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谐说,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而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城市政府为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由此可见,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正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明天城市所描绘的蓝图之中。 

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和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将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世博会副主题解析 

1、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从发端之日起,城市就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形成了每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这种气质一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今天,世界各国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关注文化自由以及文化的识别性。全球化下的城市文化面临着来自多方的冲击。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多元文化同时意味着历史和未来的和谐。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一个兼顾了历史和未来,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以及融合之中的个性,即鲜明的文化识别(cultural identification),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2、城市经济的繁荣 

最早的城市是从集市发展而来的。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城市的集聚效应。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和创业越来越成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基于其研究实力,但更多来源于人与人之间富有创造性的互动。创业能力固然和城市的财富有关,但其实更多地植根于鼓励创业的文化传统,而城市是否具备优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具备吸引一流人才的能力,又直接关乎一个城市的经济前途。此外,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完备的服务业,也是城市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 

毋庸讳言,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存在冲突。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要策略。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倡导减少生产中的资源利用(reduce)、产品反复多次使用(reuse)、以及废弃物再利用(recycle)的3R原则,最终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和谐。 

总之,未来城市的经济将更充满活力,而这种活力是建立在两大基础之上的,一是市民的创新和创造力,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城市科技的创新 

城市是人类科技创新的巨大舞台。城墙之内,各种创新要素汇聚交融,创新思想由于人们的密集沟通和互动而得以迸发。与此同时,城市的研发和生产设施又使得创新的火花快速转化为技术,进而变成造福人类的产品和服务。 

20世纪以来,科技的突飞猛进令大规模城市化成为可能。同时,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提高在城市得到集中体现。科技大大改进了人类的日常生活,而这种物质生活命也在人类的文化精神生活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未来城市中,科技将在保护不可再生资源、集约利用能源、保护物种多样性、创造可持续的人居模式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4、城市社区的重塑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人最通常生活空间形式。健康的“细胞”才能造就健康和谐的城市。文化融合、经济繁荣,无不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实现的。 

城市社区的建设和重塑一直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最直接的任务。如何才能让贫困社区从城市的社会地图上消失,曾经是城市发展史上最鲜明最持久的困惑。当今时代,发达国家城市居民结构的变化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空前增长令这项任务更为繁重。联合国人居组织在其《千年宣言》中提出了建设“无贫民窟城市”的目标,力争在2020年使世界城市中的一亿贫民区内居民的生活获得重大改善。 

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21世纪城市社区的重塑意味着必须创造“均衡社区”,而“均衡社区”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合理的居民构成、合理的房屋所有权结构、完善的基础设施、宜人的居所环境,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以及深厚的社会凝聚力。 

5、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自从城市诞生的那天起,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就是相互依存的。农村居民通过向城市销售产品谋生,而城市的繁荣也依靠了农村腹地的资源和需求。 

城市的扩张给不可再生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城市规划的新思想、建筑和能源科技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这种压力。同时,大量农村人口的流入给城市管理提出了艰难的课题。一方面,城市社区的建设和改造将赋予城市化人口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另一方面,小城市和集镇的建设,也能有效减轻大城市所承受的人口和就业压力。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一些国家的农业地区丧失了竞争优势,良好的城乡互动能够帮助农民成功地转换经营、重谋生计,或者重塑农业生产结构,恢复农业的竞争力。如何协调在城乡间的人员流、资金流、商品流和信息流,与城乡能否和谐同步发展紧密相关。 

目前全世界人口的近一半生活在农村,发展中国家城乡间的差异促使有关国际组织呼吁充分利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互补作用和相互联系,在设法消除城市贫困的同时,努力消除农村贫困并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上海世博场馆设置A区:中国馆,外国国家馆[除东南亚外的亚洲国家]
B区:主题馆,东南亚和大洋洲部分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
C区:外国国家馆[欧洲,美洲和非洲国家],国家组织馆.
D区:企业区.
E区:企业馆,世博会博物馆和文明馆,城市最佳实践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