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詹姆士是谁?有何作为?

2024-05-20

1. 威廉·詹姆士是谁?有何作为?

威廉·詹姆士(1842~1910年),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出生于纽约,父亲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富商。先后在美国和欧洲受过长期的多种专业教育,并在哈佛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哈佛教授生理学、解剖学和心理学等课程。在先后出版《心理学原理》和《心理学简明教程》两本心理学著作后,将注意力放在了实用主义哲学上。其哲学著作有《实用主义》、《多元的宇宙》、《宗教经验之种种》、《真理之意义》等。
《实用主义》一书共收集了8篇讲稿,具体论述了实用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其中最主要的是:反对形而上学、实用主义的方法论和真理观等。
(1)反对形而上学。詹姆士声称,实用主义继承了近代经验论以及实证主义的反形而上学的传统。他把所有反对“绝对”、“物质”、“实体”等形而上学概念的哲学家都视为实用主义的思想先驱或同路人。詹姆士认为,传统形而上学是“无用”、“抽象”的同义词,他还认为传统形而上学的可恶,在于它是一种不近人情的、不道德的哲学。他还认为,形而上学虽然无意义,但实用主义从实际效果出发,将形而上学概念带到生命的绿丛中,把它们的价值兑现出来,也可以使之成为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尤其在宗教领域更是如此。此外,他还认为,哲学家的思想和他们的气质密切相关。
(2)实用主义的方法论。詹姆士指出:“实用主义的范围是这样的——首先是一种方法,其次是关于真理是什么的发生论。”他说“实用主义不代表任何特别的结果,它不过是一种方法。”实用主义方法的功用,首先在于解决形而上学的争端。简言之,实用主义对于形而上学的抽象原则不感兴趣;一切从实际效果出发,从事实出发,这才是实用主义的方法论。
(3)实用主义是一种关于真理的理论。在詹姆士那里,实用主义除了作为一种方法之外,更重要的它不是一种真理理论。他的真理观是:①真理是有效用的工具;②是对观念符合实在的独特理解;③真理是一个过程;④真理需要有一种“信用制度”。
正如美国哲学家卡伦所指出的,詹姆士在《实用主义》中所阐述的思想,充分体现了美国人民对美国的状况的自由反应,代表着美国人自由、冒险、努力、新奇及一种不确定的未来。
《实用主义》一书是詹姆士最主要的哲学著作,它标志着实用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该书全称是《实用主义——一些旧思想方法的新名称》。由詹姆士于1906年11、12月在波士顿罗威尔研究所和1907年1月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发表的几次讲演汇集而成。全部照原讲稿付印,未加任何发挥或注释。正因为如此,它在某些地方难免有些重复,在一些地方显得比较简单,只限于提出观点,未能展开充分的论证。所有这些都是由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詹姆士是美国实用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实用主义》一书是他哲学成熟时期的著作,不但集中体现了詹姆士本人的思想,同时也是整个实用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献。

威廉·詹姆士是谁?有何作为?

2. 威廉·莎士比亚是谁?有何作为?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年)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人和戏剧家;《哈姆莱特》是他的代表作。他的诗和剧,近400年来被译成世界各国的文字,一直传诵不衰,在世界各国的舞台上一直被搬演着。
莎士比亚诞生于英国的英格兰中部,艾汶河上的斯特拉特福镇。那儿风景优美,有山陵、河流、森林和平原,被称为“快乐的英格兰”。莎士比亚在那里度过了愉快的童年,每年都可以观看从伦敦来的剧团的巡回演出,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戏剧艺术的种子。他进过文法学校(中等学校),学习了一些拉丁文和希腊文,接触了一些古典文学作品。他14岁时,因为家庭破产,只得辍学自谋生计。据说他当过屠户的学徒,小学教员,也帮过父亲做生意。他目睹地主、商人强行“圈地”养羊,夺去农民的土地,使之流离失所;目睹手工业工场使个体手工业者和小本商人失业、破产。在那大鱼吃小鱼的环境里,他的家庭破产并非稀奇的事。他的祖辈务农,他父亲务农兼营手套生意,破产使他感到切肤之痛。镇中有个乡绅名叫路西爵士的,有钱有势,除了“圈地”养羊外,还圈了山林作为鹿苑,以供打猎取乐之用。那时英格兰的青年多喜欢荷枪在山林中打猎,生性好动的莎士比亚也不例外。有一次,他猎取了一只小鹿,路西爵士硬说是偷他的,把他鞭打了一顿。他气愤之极,写了一首诗贴在乡绅的门口,独自流浪到伦敦去了。当时英国青年人流浪是非法的,被抓住要受鞭打、割耳、打烙印,他只得在路上找些临时工作,可能参加过巡回演出的剧团,扮演小丑。他在“十四行诗”的第一百一十首的开头说:“唉,我确曾经常东奔西跑,扮作小丑供众人赏玩。”他大约于1585年左右到达伦敦。那时英国首都刚刚在郊外建立了剧场,他进了一间剧场去当勤杂,替观众们看管马匹,接触到社会各阶层的人,后来当上一名雇佣演员。1590年,他开始编剧,升为股东演员,得以与爱好戏剧的大学生们往来,扩大了知识面,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又和宫廷贵族们交游,得以熟悉宫廷和上流社会的生活。他敏感,眼光锐利,对社会生活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积蓄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他在20多年中,共写出长诗两篇,“十四行诗”154首,戏剧37部。他的剧作多借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史传和民间故事,而富于现实的生活气息,有血有肉;加上绚烂的文采、清新的风格和进步的思想,博得观众的喝彩。他的收入富裕了,在故乡购置巨宅和地产,并为他的家族弄到一个世袭“纹章”绅士的地位。44岁时他就归居故乡,在那里过了八年和平舒适的生活。在当时,他仅只是一个名伶,被人蔑视,那时还没有写传记的风气,当然就更不会有人为一个“戏子”立传了。直到尼古拉·罗在1909年才发表了莎士比亚的传略,因此我们今天对他的生平只能根据一些传说和一鳞半爪的史料加以推测。他的同行晚辈本·琼生(1572~1637年)了解他,在1623年,即莎士比亚死后7年编印出莎士比亚戏剧集,在题词中称他为“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一切时代”。这篇题词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所留下来的有关莎士比亚评论的最重要的一篇文献。
莎士比亚所生活的时代,史称“文艺复兴”时期,就是欧洲中古时代的后期。因为欧洲中世纪封建主阶级排斥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明,另起炉灶;僧侣们垄断了教育权,实行愚民政策,提倡禁欲主义,叫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叫他们一心向往天上,放弃现世的权利,一任封建主和僧侣的剥削榨取。到了中古的后期,生产力逐渐发展了,产生了城市和市民阶层,资产阶级的前身,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因素,发展工商业。新航路和美洲的发现,扩大了商品的流通和海外掠夺,助长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因此人们的眼界扩大了,不满于中世纪的神权、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正在这时,保存古籍的中心,拜占庭的名城君士坦丁堡陷落了(1453年),许多学者携带古希腊文物逃往西欧,古典文化的光辉,使西欧人士极为惊讶,纷纷起来学习希腊文,号召复兴古典文化——包括唯物主义哲学、自然科学和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反对当时天主教会唯心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当时新思想、新文化的特征是“人文主义”,就是以人为重,肯定人有享受现世幸福的权利,反对神权主义、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那时进步的文艺就是贯彻人文主义思想的文艺,莎士比亚就是该时期新文艺的最高峰。
莎士比亚的剧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初期(1590~1600年)以历史剧和喜剧为主;中期(1601~1607年)以悲剧为主;晚期(1608~1612年)以传奇剧为主。《哈姆莱特》就是他中期所写的悲剧之一。
《哈姆莱特》大约作于1601年,它是莎士比亚最主要的作品。一因它是作者戏剧艺术达到了最成熟期的作品;二因它最能代表作者的思想,表现人文主义者在危机时期的思想状态;三因作者在这个剧本里对当时的政治局势表现出了比较明确的主观态度。它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哈姆莱特是一个丹麦王子,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受人文主义的教育。因为父王突然死去,怀着沉痛的心情回到祖国;不久,母后又和新王——他的叔父结婚,使他更加难堪。新王声言老王是在花园里睡觉时被毒蛇咬死的。王子正在疑惑时,老王的鬼魂向他显现;告诉他,“毒蛇”就是新王,要他为父复仇。王子是人文主义者,认为这个复仇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他说自己有重整乾坤的责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既怕泄密,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心烦意乱,忧郁不欢,只好装疯卖傻。同时,奸王也怀疑他,派人到处侦察他的言行,甚至利用王子的两个老同学和他的情人。王子趁戏班子进宫演出的机会,改编一出阴谋杀兄的旧戏文叫他们去演出,来试探叔父。戏未演完,叔父坐立不安,便仓皇退席。这样,奸王的做贼心虚完全暴露,他更加害怕隐私被揭发。御前大臣波洛涅斯献计,让母后叫王子到她私房谈话,自己躲在帷幕后边偷听;王子在谈话中发现幕后有人,以为是奸王,便一剑把他刺死。奸王便用借刀杀人法,派他去英国,并叫监视他去的两个同学带去密信一封,要英王在王子上岸时就杀死他。但王子警觉,半路上掉换了密信,反叫英王杀掉那两个同学,他自己跳上海盗船,脱险回来。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娅发疯落水溺死。奸王利用雷欧提斯,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置王子于死地。结果,哈、雷二人都中了毒剑,母后误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而死。王子嘱托好友把他的行事始末根由昭告世人,被葬以军人礼式。
这个情节是借用丹麦8世纪的历史事件来反映英国16—17世纪之交的政治形势的。正如作者借主角的口所说的“是这一个时代的缩影”。他说:“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楣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他说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里面有许多监房、囚室、地牢;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这里说的是丹麦,指的是英国。因为当时的英国是资本原始积累最典型的国家,全国到处是乞丐、流浪人,朝廷还颁发血腥法令,禁止乞讨、流浪,使他们走投无路,除受饥挨冻之外,还要遭到鞭打、割耳、打烙印、绞死,简直是人间地狱!
《哈姆莱特》这出悲剧用丰富、生动的情节,隐蔽地表露一个重要的思想:文艺复兴的后期,中央政权稳定了,转而形成君主专制的政体。国王摔开资产阶级,独裁独断,独吞利益;在政治上违背了进步的措施,让旧封建势力卷土重来,尔虞我诈,搞得国内乌烟瘴气,在这种颠倒混乱的时代里,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一般劳动人民更不堪封建和原始积累的剥削、压榨,于流离失所中,有一种“穷则思变”的倾向,但又感到忧虑彷徨。在这样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就是1648年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夕,人文主义者的代表哈姆莱特觉得“黑云压城城欲摧”,虽有志奋起除灭奸王,重整乾坤;又觉得重任难当,踌躇莫决,在苦思熟虑中,心情沉痛而陷入忧郁。由此看来,这出悲剧的冲突正合于恩格斯给拉萨尔的信中所指出的:“这就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主角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末期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一向认为人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但经极大的变故之后,便使他对人世不发生兴趣。他生在一个开明君主的宫廷,从小学到大学都受人文主义的教育,抱有远大理想,成了国内有新思想的模范青年,进步人士所瞩望的新时代的代表。但经过这一巨大的打击,一时找不到重整乾坤的办法,暂且佯狂,以免打草惊蛇。他的爱情对象奥菲利娅在他佯狂之后便叹息道:“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殒落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地殒落了!”
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是忧郁、优柔寡断,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本来无忧无虑,明朗、爽快、进取、生气蓬勃,犹如夏日清晨的空气。到了父死母嫁,坏人当权,全国成了牢狱之后,他痛恨嗜血的、荒淫的恶贼,狠心的、奸诈的、悖逆的恶贼。他一心想除灭奸王和整个恶势力,重整乾坤而又一时不得重整的方案和条件,沉入苦思焦虑,才变成忧郁。第一、二幕描写他由苦思到忧郁的经过;从第三幕起,写他逐步克服忧郁的心情,他觉悟到“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行动的意义”(三幕一场)。审慎的思维是应该的,但不可以畏首畏尾,失去行动。他决心起来行动,排演戏中戏,证实奸王的罪行,他的性格也便由优柔寡断、转变为果断,由忧郁转变为明快。刺杀御前大臣于幕后,改写密信,跳上海盗船,决斗,刺死奸王等一系列的行动,再也不见忧郁了。临死时重托密友宣传他的故事和心愿,遗嘱让福丁布拉斯继立为王,也是因为他有雷厉风行的性格。

3. 威廉·佩恩是谁?

  威廉·佩恩(William Penn 1644.10—1718),是北美殖民地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宾夕法  威廉·佩恩
  尼亚殖民地的开拓者。他同时也是贵格会(Quaker)的主要支持者和宗教改革家。   威廉·佩恩1643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他的父亲是著名的皇家海军上将佩恩爵士。佩恩上将曾在1654年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牙买加,显赫的家世使得威廉·佩恩从小引人注目。威廉·佩恩的叛逆性格使他在18岁时拒绝接受英国国教的教规,因此他被牛津大学除名。23岁那年,他皈依了贵格会——在当时被新教徒和清教徒都抵触的教派。   贵格会是17世纪中期由乔治·福克斯在英国创立,其宗旨和主张都相当激进。他们追求更加公正的社会和纯洁的教会,藐视传统和权威,主张乌托邦式的平等与和睦。这一教派在英国遭到迫害和驱逐。威廉·佩恩曾因公开阐述自己的信念而四次被投送到伦敦塔中。1670年在父亲去世后,威廉·佩恩继承了家族财产并时常出入宫廷,以图说服国王查理二世接受宗教自由。但在多次努力失败后,威廉·佩恩和贵格会把目光转移到新大陆,希望在这片全新的土地上开创人类崭新的社会制度和模范。   1674年,威廉·佩恩和其他贵格会教友来到了北美殖民地。他从一位新泽西的业主手中购买了一片土地作为栖身场所。这块土地被命名为“西泽西”,是今天宾夕法尼亚州的雏形。在这里,威廉·佩恩开始实践自己的主张和理想,他赋予几乎所有自由男性以选择权力,保证移民享有宗教自由和出席陪审团的审判。他的名言便是“我们把权力交给人民”。   1681年,威廉·佩恩迎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将一块如同英格兰大小的土地赐给了他。这块土地就是后来的宾夕法尼亚州。国王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偿还拖欠佩恩家16000英镑的巨额皇家债务,而恼人的贵格会从此远离英国也使查理二世倍感轻松。由此,佩恩获得了北美东海岸最后一块未被分配的也是最肥沃的一块土地。   威廉·佩恩在获得宾夕法尼亚皇家许可状后,构思了他全新的殖民社会方案。他设想这个完美的殖民地应该成为一切遭受迫害人士的避风港和远离专制的避难所。威廉·佩恩热忱邀请更多来自不同宗教和国家背景的人来到他森林茂密的殖民地,并保证他的政府绝不凌驾公民意志之上,甚至不要求服兵役。   1  威廉·佩恩在宾州的住宅
  682年开始,贵格会的成员大批来到宾夕法尼亚,同时这里也吸引了来自荷兰、芬兰和瑞典的移民。威廉·佩恩以合理的价格慷慨地赠与他们土地。与绝大多数北美殖民者不同,威廉·佩恩是极少数尊重当地土著居民的政治领袖。在建立宾夕法尼亚殖民地之时,威廉·佩恩就与殖民地内的特拉华部落建立了友好关系。在写给部落酋长的信中,威廉·佩恩承诺将与印第安人和睦相处,尊重他们的土地权利,保护自由贸易等。   威廉·佩恩在宾夕法尼亚的民主、开放和宽容的殖民政策,成为北美大陆最特立独行的“另类”。在殖民地建立短短二十多年间,人口增长到2万人。同期的南卡罗来纳只增至4000。威廉·佩恩的和平主义也吸引了大批逃难的印第安人,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此外来自德国、爱尔兰—苏格兰的移民在1720年已经使宾夕法尼亚膨胀到3万多人之多。1700年时,宾夕法尼亚殖民地首府费城的人口已经超过纽约,数十年后将成为全美最大的城市和独立宣言的签署地。   威廉·佩恩为新殖民地的创建和发展耗费了毕生的经历,他在1684年曾回到英国,后来又陆续几次回访了殖民地,他对殖民地更多的是理念的规划,而非直接的统治,因为“统治”与他的初衷截然相反。1718年,这位理想和完美主义者在伦敦逝世。
  威廉·佩恩是北美殖民史上的主要人物,绝大多数人都赞赏他倡导的和平主义与平等、自由,公正的理念。他所开拓和规划的殖民地,后来发展为美国重要的宾夕法尼亚州。威廉·佩恩是一位理想与完美主义者,尽管他的部分主张难以在现实中实现,但其民主思想与实践对北美独立和建立国家、社会,宪法都提供了参照。同样的,威廉·佩恩是极少数善待印第安原住民,并坚定持开放政策的殖民领袖。在他的精神下,包含了各种宗教、民族和种族的宾夕法尼亚,为即将成为美国社会特性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他超越了时代束缚的民主与自由理想,最终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成为不朽的共识。

威廉·佩恩是谁?

4. 威廉·哈维是谁?有何作为?

威廉·哈维(1578~1657年)是个政治上的保皇派,但在科学上却是一位真正的革命家,正是这位性情温和的人最终推翻了旧的医学理论。在不幸的前辈维萨里和塞尔维特之后,沉静的威廉·哈维终于确立了正确的小宇宙体系——血液循环理论。
同大宇宙体系——日心说的确立一样,科学家们在确立小宇宙体系的过程中,也受到了教会的势力严重迫害。小心谨慎的维萨里也被浓重的黑暗吞没了,英勇不屈的塞尔维特死在了残酷无情的火刑场上。只有维廉·哈维是一个幸运儿,尽管他也受到了保守势力的恶毒攻击。但是,当时的英国正处于大革命的高潮之中,他本人既是一个科学上的革命家,却又是一个政治上的保皇派,还是一个性格沉静、待人温和的医生,因此,他一直没有受到教会势力严重的迫害。
这不仅是他本人的幸运,也是科学的幸运。
1578年,威廉·哈维出生于英国部肯特郡福克斯通紧靠大海的一个小小的庄园里。父亲是一个可敬的农村绅士。哈维是七个兄弟姐妹中唯一选择了学术生涯的孩子。
因为哈维的家庭是一个充满了欢乐气氛的亲密友爱的大家庭,所以他的兄弟姐妹们都极有教养。在这个大家庭里培养了哈维沉静、温和的性格。这对哈维是相当重要的,哈维在科学上的成功同他的性格有着极大的关系。
1588年,哈维被送到了一所教会学校读书。16岁的时候,哈维离开了家乡进入了剑桥大学加斯埃学院,在这里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由于成绩优异,他入学不久就获得了当年的奖学金,并于23岁那年获得了文学士学位。
但是,哈维的真正兴趣却是在医学上。1597年,哈维来到意大利,进入了著名的帕多瓦大学学习医学。
当时的帕多瓦大学是全欧洲最著名的大学。在这个历史时期内,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取得的几乎所有的重大成果都同这所大学有着重大的关系。哥白尼、伽利略、维萨里和塞尔维特都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哈维来到这里的时候,伽利略正在这里任教。
1602年,经过两年的艰苦学习,哈维在帕多瓦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回国以后就开始在伦敦行医了。由于他医术高明,深受当地人们的爱戴,很快就成了一位名声卓著的医生。哈维在伦敦期间不仅是著名的圣·巴塞洛缪医院的医师、医生进修学院的解剖学教授,同时还担任了法国国王查理一世的御医。
哈维的工作虽然很忙,但是他并没有停止科学研究工作,他白天看病,晚上则专心钻研解剖学和生理学理论。哈维在科学观念上深受哥白尼的宇宙体系的影响,他认为:人体血液的流动应该像地球的绕日运动一样是往复运行的。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哈维把他的大部分收入都用到了解剖和实验研究上。他饲养了许多动物,用来进行解剖和作各种实验。在解剖室里,哈维解剖过80多种不同类型的动物。由于他很细心,因此他在解剖的过程中发现的新东西非常多。例如在解剖人体时,他发现人的心脏有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而且心房和心室之间都有活瓣,只允许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不允许倒流。因此,盖伦认为人的血液像大海的潮汐一样涨落肯定是错误的。
那么,人的血液是怎样流动的呢?从哈维的手稿中,人们发现他早在1616年的一次学术演讲中,就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是心脏的搏动使血液永远不停地做循环运动,就好像是水泵把水压提高了一样,心脏的搏动使血液不断地通过肺进入动脉。
1628年哈维发表了他的著名的《心血运动论》。在这本书中哈维提出了完整的血液循环理论。哈维研究成果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是第一个从心脏在搏动过程中输出血液的数量出发考虑问题的人。
哈维通过实验观察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动物的心脏每小时泵出的血液的总和比整个动物的体重本身还要大。哈维对羊和狗做了解剖实验,他发现,羊和狗的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液都是好几磅,因此可以推测出这些动物的心脏每半个小时泵出的血液都比它们本身的重量大得多。今天我们都知道,人的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液约10磅,每小时600磅已经远远超出人的体重三倍以上。哈维正是通过这种数量上的关系得出了深刻的结论:血液肯定是通过全身循环运动的,而且这个运动是连续的、不间断的。
这就是哈维提出的著名的小宇宙体系。
哈维的理论的建立是深受哥白尼的宇宙体系的影响的,在他的《心血运动论》这本书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哥白尼理论的光辉。
哈维不仅深刻认识到了心脏在血液循环理论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深刻地认识到了心脏就是“小宇宙”——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太阳。他在《心血运动论》中是这样写的:“心脏是生命的开始,它是微型宇宙的太阳,……它滋养、抚育和促进着整个身体的成长,它的确是生命的基础和一切活动的源泉。”
在哈维的心血运动论中,只有一个问题解决的不十分彻底,那就是他一直没有观察到连接动脉与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他在实验中发现,血液是不断流动的,因此动脉与静脉之间一定有某种微细的小管相连接,才能使血液的流动成为一个环路。遗憾的是在哈维进行血液系统循环的研究时,还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显微镜,哈维手中只有一个手持的“放大镜”。根本看不到毛细血管。他的天才的预言直到几十年以后才被显微镜所证实。
哈维的《心血运动论》结构紧凑,论证清晰,超过了前人所有的医学论著。
哈维的《心血运动论》的出版并不十分顺利,早在1626年,他就同英国的国务大臣弗兰西斯·培根谈起过他的《心血运动论》,但培根却认为是无稽之谈。哈维的书是1628年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出版的,而且不是他主动出版的,德国的一位出版商知道了他有这么一篇立意很新奇的论文以后,给他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说:“我们不愿失去一个让全欧洲都知道您的思想的机会,决定支付出版《心血运动论》的一切费用。”接到这封信后,哈维深深地被感动了,终于下决心出版这本划时代的著作了。
在哈维的《心血运动沦》一书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哈维的担心,他已经预料到了他将遭到激烈的攻击和反对,哈维在书中写道:“我要说的是前所未闻的新事物,我不仅怕少数人的猜忌对我不利,而且也怕全人类都要和我作对……”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压倒他,他还是决心出版自己的书:“但,我意已决,要把一切都托付于爱真理的热忱和思想开通者的同情。”
哈维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心血运动论》出版后几个星期,在欧洲大陆上就出现了反对哈维的浪潮,并持续了十年之久。首先向哈维发动进攻的是法国巴黎大学医学院的院长,这位院长本来是哈维的好朋友,但是为了维护盖伦的理论抛弃了友谊,带头攻击哈维。这位保守的医学权威认为,根本不应该认为盖伦有错误,即使解剖的结果与盖伦所说的不同,也仍然应该认识到盖伦是正确的,只不过盖伦的时代已经过去,自然界本身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已。其他的医学理论家们也攻击哈维的论点是“违背事实的和荒谬可笑的”。一直到10世纪中叶,法国保守的医学界仍然拒绝接受哈维的理论。但是,他在英国没有遭到严重的责难,而且,整个欧洲的全部“异端”思想家们也都接受了他的理论。
总的说来,哈维是相当幸运的,在哈维被保守的欧洲大陆的学者看作异端的时候,英国正处于动乱之中,人们忙于打仗、忙于争权夺势,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啃哈维的深奥的医学著作。另外,哈维为人温和沉静很少结怨于人,因此,他在英国一直没有受到什么严重的迫害。
晚年的哈维致力于研究胚胎学方面的问题,他从鸟类、爬行类动物都是“从卵中发育形成的”这个现象出发,认识到:一切胎生动物也都是由卵发生的。1651年他完成了另一部伟大的医学著作《胚胎学》。
哈维在医学上是一个革命者,在政治上却是一个保皇派。哈维不仅是查理一世的御医,同时也是国王的好朋友,因此他一直忠于他的国王。在查理一世与议会进行的战争期间,他一直追随着国王,在克伦威尔彻底击退保皇军队的激烈战斗中,哈维就在离战场不远的矮树篙下读他的医学书。后来保皇党被打败了,查理一世也被送上了断头台,于是,哈维就回到了离伦敦不远的乡村里,继续进行他的医学研究。
克伦威尔执政以后,皇家医学院曾推选哈维当医学院院长,但是,由于他对这次革命十分不满,就以年老为理由推辞掉了。1654年,哈维出任了医学专门学校的校长。1657年,哈维因病去世了,由于他早年丧妻,没有养育儿女,他就把自己的财产、住房和图书都捐献给了他所在的学校。直到今天,这个学校每年都为哈维举行一次纪念活动。
哈维血液循环理论的确立,标志着科学在两个方面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从哥白尼——布鲁诺到开普勒、伽利略确立了大宇宙体系。
从维萨里——塞尔维特到幸运的哈维,确立了小宇宙体系。
前者是对自然界的研究,后者则是对人体自身的研究,直到今天,这两个问题仍然是整个自然科学最基本的问题。

5. 威廉·汤姆孙是谁?一生有何作为?

189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把“开尔文勋爵”的封号授予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以表彰他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为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在崇高的荣誉面前,这位科学家竟然用“失败”二字总结他一生在科学进步方面的奋斗。他是谁呢?他就是成功铺设第一条大西洋海底电缆的英国杰出的科技发明家威廉·汤姆孙。
威廉·汤姆孙于1824年5月26日出生于英国的贝尔法斯特城。
铺设大西洋海底电缆是一项世人瞩目的工程,而且耗资巨大。不料,在建造电缆的第一步就出了差错。负责这项工程的是华特霍斯,他在公司有较好的人事关系,资格又老。当时,汤姆孙只是一个年龄最小的董事,无职无权。1857年,工程一开始,汤姆孙和总工程师就发现了问题。原来,按照设计要求,大西洋海底电缆要由1200段电缆焊接而成,每一段是322公里长。华特霍斯一手制订的电缆说明书上的电缆直径比理论要求的要小得多,更糟糕的是,公司筹委会在正式开工之前就把说明书给了承办商,而且已经开始制造,要取消合同已来不及了。汤姆孙为了补救,回到他的实验室,带领学生把当时所有的铜线都进行了测试,发现各种铜线的电阻率相差很大,不同电阻率的铜线焊接在一起,肯定会使总电缆的参数发生偏差。通过实验,汤姆孙解决了多条铜线间电阻率一致化问题,并总结出一套实用的电阻率测定方法,对电缆用铜线的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汤姆孙的研究成果,遭到华特霍斯和电缆制造商的抵制。汤姆孙在董事会上用大量的实验事实证明自己的理论,赢得了董事会的支持,迫使厂商按新的技术标准签订了合同。
1857年,造好的电缆被装上英、美两国政府拨出的两艘巨轮,开始了第一次的沉放。电气工程师华特霍斯因故不能随船,受董事会委托,汤姆孙代理他随船指挥。当沉放船行至61116公里时,电缆意外断裂,加上传递的弱信号,一般的电报机难以收到,第一条电缆的第一次沉放失败了。
通过事后分析,汤姆孙发现,只需加强电缆的外层机械强度,就能避免断裂。但是,如何放大弱信号,却成了一个难题。
1858年年初,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汤姆孙和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一起到海湾游玩。汤姆孙一想起信号放大问题,就走了神,丢下朋友,一个人躲到船舱下面算了起来。亥姆霍兹就跟他开了个小玩笑。顺手从衣袋中取出眼镜,把太阳光反射到汤姆孙脸上。汤姆孙忽觉一个刺眼的亮点在眼前晃动,抬头看到朋友手中的眼镜,灵机一动,狂喜地大喊起来:“有啦!有啦!我的亥姆霍兹。”喊着就跑回了实验室。
原来,镜片的作用启发了汤姆孙,他终于找到了放大信号的方法。他通过反复实验,最后在电报机的线圈中,小心地挂上一面小镜子,镜背面粘一个小磁针,以此来放大弱信号。他经过周密地设计,终于制成了镜式电流计电报机。这种电报机灵敏度要比华特霍斯的电报机高十多倍,从而解决了海底电缆通信的关键性技术问题。这种实用的终端设备,在以后大西洋海底长途电缆通信中被广泛采用。
技术问题解决之后,1858年开始了第一条电缆的第二次沉放。因资深的华特霍斯拒绝出海,年轻的汤姆孙勇敢地承担起电气工程师的责任,再次随船出海。
1858年春夏之交,沉放船“亚加墨娜号”由北美的纽芬兰岛出发,由西向东铺设电缆。不料,海上遇到持续一周的大风大浪。甲板被电缆钻出了洞,实验室进了水,给沉放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汤姆孙和大家一起,不顾危险,劈浪前行。经过一个多月海上搏斗,“亚加墨娜号”于8月3日安全驶至爱尔兰。8月5日下午3点55分,由汤姆孙拍出的第一份越洋电报,在5分钟后由北美洲一端收到。人类第一次征服了大西洋的阻隔,用电缆把两块大陆接在一起。建立奇功的汤姆孙此时激动得发了狂。但一个月后,出乎意料的事情又发生了。电缆在通了723次电报之后,由于海水腐蚀而断裂,甚至漏电,两岸电报往来被迫中断。
大西洋海底电缆两次沉放都遭失败,耗费数十万英镑而不见效益。许多人都想打退堂鼓,而汤姆孙却坚持认为,第一条电缆虽寿命不长,至少通了一个月,但它证明长途海底通信是完全可能的。在汤姆孙和总经理的坚持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865年年初,第二条新电缆制造出来并进行沉放。这时的汤姆孙,因滑冰骨折已成了跛子。可是,他克服一切不便,一定要亲自出海,领导这次沉放。一艘22000多吨的巨轮“大东号”载着人们的希望出发了。经受两次打击的汤姆孙多么盼望这次能够成功啊。可是船行不到一半,电缆意外折断,沉入深渊,汤姆孙痛心极了。返回时,这位工程师脸上挂着泪花。面对异常平静的大海,他在心中呐喊:“我相信大西洋阻挡不住人类的进步!”
是的,大西洋阻挡不住人类前进的脚步。1866年,第三条电缆建成。当年4月,“大东号”再次启程。汤姆孙第四次上船,担任工程师,主持沉放。6月,电缆在爱尔兰着陆,沉放非常成功,电报通信也非常顺利。汤姆孙为巨大的成功所鼓舞,几个月后再次出航,经过一个多月搜索,打捞到沉入海底的断缆,并接上新缆,一直通到了纽芬兰。经过10年艰苦卓绝的工作,大西洋底拥有了两条电缆。这次成功,开创了人类有线通信的新时代。它不仅证实了远距离海底电缆通信的可行性,而且为这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地球上各大陆板块之间,大陆和主要岛屿之间,都铺设了海底电缆。
铺设大西洋海底屯缆的工程,为人类通信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对汤姆孙的科学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它把汤姆孙从理论科学引向了工程技术科学。人们说,汤姆孙做了50多年教授,其实是以教授的名义当了50多年的工程师。在应用工程上,到处都留有他的足迹。几次沉放电缆的海上航行,更使他的后半生紧紧地与大海联结在一起。电缆铺设成功之后,他继续为海底通信研究新装置,包括海底电报自动记录器和圈转电流计等。
汤姆孙一生取得过70种产品的发明专利,这些专利权使他成了富翁。他把这些钱大量地用在新的研究方面。1870年,他娇弱的妻子在与他共同生活18年后因病离开了人世。强忍悲痛的汤姆孙,买了艘100多吨的游艇,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航海研究之中。他把游艇当做试验船,经过反复研究,发明了几种不受铁壳船体干扰的轻便改良罗盘。此外,他还发明了海水测深仪,研究过潮汐理论。
汤姆孙这位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大西洋第一条海底电缆的创建者,一生发表论文600多篇。1851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两次获皇家学会勋章。从1892年起,任皇家学会会长,一直到他去世。他建立了英国第一座现代物理实验室。至今格拉斯哥大学还设有“开尔文奖”,用来奖励世界范围内在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学生。
1896年,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云集格拉斯哥大学,隆重纪念汤姆孙荣任该校教授50周年。大家一致用真诚的语言赞美他的功绩。确实,要想逐一列举汤姆孙在科学领域的成就和获得的社会荣誉是很难的。但在纪念仪式上,这位72岁的勋爵在答词中却说:“有两个字最能代表我50年内在科学进步上的奋斗,就是‘失败’两字。50年以前;我最初任教职的时候,对于电力和磁力或电气、质量、化学亲和力间的关系等,知道得并不十分多。失败当然会产生忧虑的,可是对于从事科学的人,天赋的才能常会带来一种特别的兴致,借此使他不致十分失望,也许反会使他的日常生活格外快乐。”
三年后,汤姆孙辞去了格拉斯哥大学的教授职务。1899年新学年开始时,注册室走进来一位76岁的老人,郑重其事地在报名表上填写下:“开尔文勋爵,研究生。”他不再走上讲台去教课,从现在起,他只是学了。
1907年10月17日,汤姆孙与世长辞,享年83岁。他被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受到人们永久的尊敬和纪念。

威廉·汤姆孙是谁?一生有何作为?

6. 威廉·亨利·盖茨三世是谁?

 英文姓名:William H. Gates III KBE(William H. Gates III,Young William H. Gates,William Gates third,Bill Gates)
  中文姓名:威廉·亨利·盖茨三世爵士(威廉·亨利·盖茨三世,小威廉·亨利·盖茨,威廉·盖茨第三,比尔·盖茨)
  出生日期:1955年10月28日
  出生地: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
  星座: 天蝎座 
  身高:180cm
  体重:80kg
  血型:未知
  绰号:“电脑神童” “左撇子” 
  爱好:乒乓球、围棋
  最喜欢的歌星:JOHN LENNON 
  最喜欢的食物:汉堡包和可乐
  崇拜的人:拿破仑 沃伦·巴菲特
  格言:“我是王”“我能赢” 
  理想:把世界引向未来时速之路
  社交:不愿主动与人接触,但在压抑状态下极易高谈阔论
  信仰:虔诚的天主教徒
  情绪:突发性的惊慌愤怒
  观念:二十一世纪,电脑和因特网会使各地财富和权利分配更加平均。 
  管理:“螺旋桨头脑”和“达尔文式管理”是运作微软最有效的手段。数椐神经系统是未来管理的必然模式。

7. 威廉·赫歇尔是谁?有何作为?

在18世纪以前,人们只知道太阳系的六大行星:金星、水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那时的人们认为土星是太阳系的边缘,土星是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1781年3月13日,在英国居住的德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观测星空。他用望远镜观察金牛座,搜寻恒星。
正是晚上10点多钟,是观察星星的大好时机。整整7年了,赫歇尔养成的习惯是每晚观测星空。他自己制作成功反射式望远镜,用来求得准确的结果。
突然,有一个暗蓝色的天体在星座间缓缓移动。用赫歇尔自己的话来说,“星云状恒星或彗星”显出了圆面。根据颜色和形状判断,这不是恒星!
没有恒星能够在望远镜里显出圆面,这是赫歇尔的经验。连续观察几天后,赫歇尔发现这颗星的轨道近似一个圆,也就是说,与行星相似,而它的轨道在土星的外面,这个发现太令人激动了。
原来,很多人其实看见过这个新星,不过都把它当成了恒星,有人把它当成了彗星,连赫歇尔一开始也误认为它是一颗彗星。
不容置疑的证据是:望远镜中出现了圆面。就这样,新的行星发现了。
天文学界轰动了,英国也被震动了!太阳系被扩大了,哥白尼“日心说”又添加了有力的证明。人们的视野更加广大,思维更加开阔了。19世纪另外两颗行星就是受此影响发现的。
1733年11月15日,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尔出生于德国的汉诺威。他的父亲是一名乐器演奏员,在军队中服役。
14岁时,赫歇尔就接了父亲的班,当上了军乐队里的乐手。但是他并不想当兵,于是辞去了职务,搬到英国居住。在英国,他赖以谋生的手段是教授音乐。他做过乐队指挥,后来还当了教堂风琴手,同时教人音乐演奏。这样,赫歇尔的收入还算可观。
但他不仅要养家糊口,还要进行研究。他对天文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读了光学和行星的著作,于是开始观察天空。但要观察天空,必须要有望远镜。
望远镜很贵重,好的望远镜更加贵重。于是赫歇尔决定自己做,因为他实在买不起贵重的望远镜。他自己反复制作打磨,做出了一架十分优质的望远镜。
后来,赫歇尔的妹妹也来到了英国,兄妹二人都是天文爱好者,二人一起做望远镜,就这样,1774年他们做出了世界上最好的望远镜。正是这架望远镜,使赫歇尔取得了惊人的发现。1787年,他们又制成了口径为45厘米的中型望远镜。1789年,赫歇尔又制成了口径是122厘米的望远镜,这是他一开始制作的望远镜的8倍。
就这样,一名默默无闻的音乐人成为举世闻名的天文学家,人们称赞他是天空开路人。
新的行星发现了,如何命名呢?有的提议,就叫“赫歇尔”星吧,“这可不行,”赫歇尔反对道,“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不能因为有一点点成绩就居功自傲。”
按照惯例,新发现的人拥有命名权。赫歇尔和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同意,就依照前面五大行星吧。前五大行星的命名都是统一的希腊神话中神的名字。于是,天文学家波德起了一个名字:乌兰纳斯。
在希腊神话中,乌兰纳斯是土星神名所代表的神(萨都恩)的父亲。我国在翻译时译成了天王星。
赫歇尔就是发现天王星的第一人,他的妹妹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女性天文学家。
因为这巨大的发现,赫歇尔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职业科学家。1781年,皇家学会决定吸收赫歇尔为会员。
英王乔治三世亲自接见这位异邦侨居的而且是业余的科学家,册封他为皇家天文学家。他的每年薪金达到200镑,可以专门从事天文研究。
赫歇尔研究了星团和星云。
他发现,在茫茫宇宙的区域里,有很多地方的恒星密度十分大,恒星集中,远远高于其他天域,于是他想到这应该是恒星成团出现。他的先进的望远镜,使得很多被误认为是星云的恒星团以真实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当然,星云也确实存在,这一点赫歇尔业已指出。
1800年的时候,赫歇尔用十分精确的温度表进行实验,他研究太阳光谱的各种色光的热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赫歇尔发现了太阳光中的红外线作用。他科学地推测得出了红外辐射的性质。
在赫歇尔那里,诞生了彩色光度学。
他对双星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发现了在恒星中有互相绕行的双星现象。人们大多数情况下都认为双星之间是纯粹偶然,没有必然的规律。赫歇尔却告诉人们,双星存在着科学的引力作用,牛顿定律不仅仅在地球和太阳系,就是在遥远的恒星上,万有引力的定律也是正确的,双星就是宇宙空间内万有引力定律的强有力证明。
1782年,赫歇尔发表了双星表,记载了共227对双星,到1784、1821年两次增加,共增加579对。
赫歇尔对天文的观测一向以准确、精细著称。
他对恒星采用计数的测量方法。他先确定好星空位置,一步一步地,详详细细地把这个位置内的恒星数出来,做好记录。
通过恒星计数,赫歇尔发现太阳系可能是处在银河系中心附近的地方,而不在银河系的正中心。现代的观测证明了他的推断。
通过恒星计数,赫歇尔还发现银河系的形状,他指出银河系是一个扁平状的圆盘一样的数以千亿万亿计的星体组成的物体。
1783年,赫歇尔取得了又一重大的天文学成就。这可以算为他的几大重要功绩之一。他通过研究数颗恒星的运动,发现太阳系正在发生偏移。太阳自己也在运行,它不是在空中不动,而是朝武仙座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推进。
只不过因为这实在太微小了,人们难以觉察出来。赫歇尔打破了太阳静止的假说。更进一步说明,茫茫宇宙没有中心,太阳系也不是真正的中心。这些论证和天才的布鲁诺的哲学推测相符。让我们更加赞叹布鲁诺的天才预见能力,也更加缅怀这位人类进步史上真正的英雄。
赫歇尔制作的最先进的望远镜是在十个助手的协助下完成的。这是一巨型望远镜,整整用了四年时间,赫歇尔才完成了40英尺长,口径48英寸的望远镜的制作。
利用先进的天文望远镜,他发现了土星的两颗卫星。
但是这个大望远镜因为太重而变了形。
赫歇尔在南非的好望角建立了天文台。
他的儿子约翰·赫歇尔也成为著名天文学家,父子二人共同创建了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他荣任第一任会长。
1822年8月25日,赫歇尔逝世。
这位自学成才的天文学巨匠,是18世纪最伟大的天文学家。

威廉·赫歇尔是谁?有何作为?

8. 威廉·伯恩巴克是谁?

威廉·伯恩巴克,1911年生于纽约。与大卫·奥格威和李奥贝诺被誉为20师姐60年代美国广告创意革命的三大旗手之一,是广告文学派的代表,倡导广告创意的先锋,DDB广告公司的创始人。1949年,伯恩巴克和道尔及戴恩在麦迪逊大道上共同创办了DDB广告公司。

如果你想看他的著作,可以百度搜索一下,或者去辫子哥文案钱模-牛人文案钱模看一下,其中还有大卫·奥格威、克劳德·霍普金斯、乔治·葛里宾、乔·维托、乔·卡伯、杰·亚伯拉罕、盖瑞·亥尔波特、罗伯特·科利尔等人的作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